2016年8月7日 星期日

唯金論培養出一個又一個「奪金機器」



今屆奧運的第一天,孫楊爆冷不敵澳洲的賀頓,失落了本以為穩奪的金牌,但觀乎網上反應,讚好的竟大不乏人,原來是孫楊近年的形象不太好,服食禁藥、與他國運動員爭執、嘲笑日本國歌難聽,最近又被指用水潑澳洲的選手(正是賀頓),孫楊或許是一位出色的泳手,但未必是一個可親的人。

這就是中國運動發展的弊端,中國也有不少品行很好的運動員,但一朝得志,語無論次的也大不乏人,這與中國人唯金牌論不無關係,當然,任何地方的選手都希望贏得冠軍,大熱倒灶時傷心也不足為奇,但相信沒有太多國家(我只想到韓國)會像中國選手那樣,把金牌看得那麼重,重得即使爆冷贏得銀牌,也不會慶幸超額完成任務,而只會慨嘆為何只差一步。

以2010年冬奧為例,中國女子冰壺隊表現不俗,最終打入四強,在一個歐美國家龔斷多年的項目,算是有所交待了,不過其加籍教練丹尼爾在初賽敗於俄羅斯隊時卻指出,中國選手在比賽中缺少應有的激情,因為她們並不熱愛這項運動,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她們只把冰壺運動當成一項工作,參賽的目的,就是「做好呢份工」,即奪取金牌。

這種心態,與官方或利誘或施壓有關,畢竟中國政府投資了大量資源和人力物力,而幾乎沒有任何金錢回報,唯一看到「成績」的,就是金牌數量。為了把奪金化作國家(其實就是政權)的榮耀,政府為一眾奧運金牌得主展開「造神運動」,潛台詞就是:看吧!在國家的英明領導下,我們培養出多少民族英雄!於是,第一是最重要的,亞軍也不值一哂!

然而,正如大家都識講:「求學不是求分數。」體育運動也一樣,重視金牌不是問題,但整個社會只重金牌而忽略一切才是問題。在唯金牌論的影響下,金牌給運動員和教練帶來巨大名利,也成為考核體育官員的「政績工程」,於是驅使運動員不擇手段搶奪金牌,公平競賽的體育精神蕩然無存。

例如,中國女子泳隊在上世紀90年代曾一度稱霸國際泳壇,在1994年羅馬游泳世界賽,女子項目共16枚金牌,中國竟一口氣奪走12枚,但接下來在1994年的廣島亞運會上,中國選手共查出11人服禁藥,自此中國泳將成績便一落千丈,瞬間被打回原形。又例如,名噪一時的馬家軍,在90年代中突然湧現一批世界級女子運動員,在多項世界大賽中壟斷中長跑項目,其中王軍霞更在阿特蘭大奧運獲女子5千米金牌。但2000年馬家軍竟未能入選悉尼奧運的中國代表團名單,有關服用興奮劑甚囂塵上,而當局卻從未作出澄清。

除了禁藥,還有使詐,例如不少中國體操選手便被指報大自己的年紀,以便符合參加奧運的資格,但這些指責一直沒有證據,直至近年,終於發現2000年奧運的女子運動員董芳霄的確是虛報年齡,而中國隊在團體賽的銅牌亦得而復失。

另一大問題是,政府把金牌選手捧上天,上好是物,下必有甚之,於是人人圍着他們前呼後擁,家鄉把他視為光宗耀祖的大英雄,處處可享特殊待遇,導致不少金牌選手迷失方向,變成唯我獨尊。近年不少金牌選手都出現紀律問題,先有田亮沉迷於水銀燈下的生活,參與過多商業活動,又私自簽了經理人,嚴重違反游泳中心的規定,最終被逐出國家隊;後有短道速滑隊屢生事端,發生「麗江事件」後還不作檢討,最後更發生冬奧金牌得主王濛怒打教練的鬧劇。這顯然不是個別事件,反而折射出中國體育界深層次的矛盾。

反觀另一國家日本,羽毛球日本一哥桃田賢斗被爆和前輩田兒賢一涉嫌參與日本國內非法賭博,被無限期禁賽,無緣參與里約奧運。試想想,日本羽毛球近年難得取得佳績,終於有機會挑戰中國的王者地位,但日本人竟然「自毀長城」,寧願殺人儆百,也不肯「特事特辦」,可見人家重視運動員品行多於「奪金」機會,這在中國「唯金論」者眼中,肯定被視為「固執」和「不懂轉膊」。

我不否認中國選手真的很努力,可能是全世界最努力的,而且毫無疑問,在可見的將來,中國選手將繼續在奧運及大小賽事上揚威,但中國選手參與運動,很多不是真正喜愛這種運動,而是因為要拿金牌,從而取得名與利,很多人用功利的心態看待體育運動,把金牌選手捧到上天去,結果只是培養了一個又一個「奪金機器」,以及無數拿不到金牌的「失敗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